原文出處 http://orzmovies.com/?p=20790 (彌樂熊電影網)

平靜無波的生活,易使人流於安逸,麻木之後繼續渾渾噩噩。不過,人生常態實在有趣,當人們得知生命所剩無幾時,便如夢初醒,會去善待每分每秒,這種突如其來的衝擊會使人回頭思索生命的意義,接著,人生開始出現了轉捩點,看待生命的角度也跟著改變了。

公務員渡邊勘治,當了30年市民課長後,某次上診便得知罹患胃癌。在離死亡不到一年的時間內,他整日鬱鬱寡歡、夜醉不歸,並結識一名小說家,帶他體驗所謂的「繽紛」人生。想不到夜夜笙歌後,反而使他陷入極度的空虛。最後,一名離職的活潑女員工的無心之言,一針見血地指出自己「僵化」的工作根本是在浪擲光陰。他慢慢從女員工的態度中,開始思索生命的意義。於是,他回到工作崗位,細讀堆置角落良久的市民陳請書,決定透過各課的力量,為市民建造公園。渡邊竭力工作,不辭辛勞,最後當公園落成,他的生命也悄然結束。雖走得孤獨,卻死得滿足。如果早知人生如此,為什麼不趁早追求?倘若已錯過了泰半光陰,那何不把握僅剩的時間,讓它結束地意義非凡呢?

舉個例子。許多人投入公職考試,努力考試的目的在於穩定的收入,以期日後安枕無憂退休生活。這沒有不好,也並非人生一定要活得精采,只是太多人把這當成是生活的全部,而被僵化的生活模式所制約。生命的意義在於主動掌握,而非被動接受,不懂熱愛生活,形如活骸。而這樣的意識形態,一部分也來自於社會現實的壓迫,使人們忘記思考生命的意義。

全片除了表現黑澤明(Akira Kurosawa)的人生哲學,也充滿對民生社會的關懷。渡邊與兒媳的疏遠,不只是渡邊的故事,也是現實社會許多人的故事。兒媳關心遺產分配,忽視基本的親情倫理;渡邊的下屬對課長之職的覬覦心態,自然就會產生批評、質疑與居功的行為,在在揭示了人性的醜陋。幾十年後的今天,「生之慾」所詮釋的社會問題也層出不窮。

波蘭蘇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原文出處 http://orzmovies.com/?p=17965&preview=true (彌勒熊電影網)

景物依舊,人事已非──本來是必須經歷時間淘洗而去體驗的一句話。戰爭的殘酷在於,逼迫人類在短時間之內,接受一切震憾與遺憾。

情海浮生錄》描寫一位生長於二戰時代的女人Ilva(Audrey Dana飾),一生經歷的五段戀情。以戰爭為背景,圍繞愛情的母題,三代戀愛故事貫穿首尾(母親、自己、女兒),探討戰亂底下,人們的思想與衍生的社會文化。

波蘭蘇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文出處 http://orzmovies.com/?p=17106 (經典時刻)

恐懼解除的一刻,卻無人高聲歡呼?瑪亞(潔西卡雀絲坦Jessica Chastain飾)的眼淚在故事終了時下了最佳註解。

凱瑟琳畢格羅(Kathryn Bigelow)的作品《00:30凌晨密令》(Zero Dark Thirty)描述自2001年911恐怖攻擊以來,美國面對賓拉登蓋達集團的追捕過程,耗資大量的人力與財力,對於賓拉登與其關鍵送信人的行蹤傳聞,一直是捕風捉影的狀態。隨著爆炸案在各大城市發生,中央情報局(CIA)的態度從主動積極搜捕賓拉登,轉為被動來策劃並預測恐怖攻擊發生的地點。這樣治標不治本的方法,旁人乍看之下覺得荒謬至極,但這卻是人性在經歷一連串的壓力與恐懼之下,所自然呈現的應對態度,而這樣的劇情走向,卻成了看清問題所在的瑪亞與中情局,在華府與蓋達組織對抗之外的另一場拉鋸戰。

長達四年的佈局,中情局先確認一名賓拉登信差的身分,進而判斷賓拉登的寓所,卻無人確切保證。任何人都想成為瑪亞,並憎恨華府的迂腐,但是耗費大量人民金錢,以及1993年黑鷹計畫失敗後,對於海豹部隊失去的弟兄,沒人敢擔保勝利。

瑪亞膽識過人,卻被中情局上司譏為匹夫之勇。有兩段對話是這樣的。第一,中情局首長詢問賓拉登的藏蹤,與會的男性官員紛紛不敢保證,瑪亞率先提出了百分百的確認,最後卻改口為95%。第二,中情局首長與瑪亞的單獨會談是這樣:

波蘭蘇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文出處 http://orzmovies.com/?p=16298 (彌勒熊電影網)

「飛翔」的另一層意思,是邁向夢想,而「逆光」與導演張榮吉短片作品《天黑》的片名有相同涵意:「逆境」。差別在於,層次與深度不同。《天黑》以將近四十分鐘的篇幅凝練了兩人純真難得的友誼,而《逆光飛翔》則是進一步述說兩個人在黑暗與痛苦中互相鼓勵,朝著夢想努力的故事。

愛跳舞的小潔,得不到母親的支持;在病痛糾纏時,親眼目睹男友劈腿。愛彈鋼琴的裕翔,除了忍受同班同學的疏離,還得面對心裡的陰霾。不過,編劇添加了「朋友」的角色,為影片增添詼諧色彩,即使故事結尾兩位主角沒有嚐到成功的果實,卻因「朋友」的角色,使他們的形象充滿光彩。

這是一部很特別的「聽覺」電影,而《逆》片的音樂拿捏精準。弦樂重點在於收斂,但往往流於磅礡,使得音樂大於影像,變成濫情。在描寫裕翔與小潔的情感時,當裕翔的琴音鍵起,弦樂只是一個輕描淡寫的角色,但搭配在兩人的關係上,卻十分貼切。裕翔透過聲音結識小潔,兩人情投意合,成為彼此談心的對象,並參與彼此的世界。裕翔帶著小潔認識鋼琴,陶醉於悠悠琴音中;小潔引導裕翔伸展肢體,體驗「跳舞的樣子」。兩個生命有了重疊,產生連結。第一次連結在夜晚的禮堂,伴著裕翔優美的琴聲,小潔舞步輕盈,如癡如醉。第二次連結在片尾,小潔參加了舞者甄選,在沒有準備音樂的情況下,她只能幻想音樂的存在;而裕翔臨時參加鋼琴大賽,勇氣讓他搏得滿堂喝采。也許他們都想起了相處的點滴,即使在準備可能沒那麼充足的情況下,友誼的確迸發潛在的力量,在最後演繹成一段感人肺腑的舞篇樂章。編劇的用心可見一斑。

禮堂一景讓人印象深刻。在小潔跳舞、裕翔彈琴的畫面以溶接交疊為多。溶接在柔美的畫面堆疊中經常使用的手法,《逆》片則稍作停留,讓小潔的影像印在裕翔面對的鋼琴上,曇花一現的時刻,彷彿裕翔看見了小潔,但實際上他卻看不到。為什麼?因為他是用「心」看見,彼此的連結又提升一層,進而與觀眾產生連結。

波蘭蘇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文出處 http://orzmovies.com/?p=16064 (彌勒熊電影網)

Barry Morrow與筆者

《雨人》(Rain man)在1988年上映後轟動全球,並在1989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。撰寫此故事之一的編劇Barry Morrow於2012年9月24日蒞臨台灣藝術大學演講。此位曾是好萊塢的重量級編劇,全盛時期為1990年前後,知名作品有《Christmas on Division Street》與《The Karen Carpenter Story》。

面對台下許多學生,他毫不吝嗇的分享自己的創作經歷,並指出任何年代的學生所擁有共同的優缺點。

學生年輕,創意豐富,一代比一代優秀。但學生常常不願聽從老師的教導,越是不想遵照老師嘴巴講出來的三幕劇格式、古典敘事方式,往往反其道而行,越想打破框架,開創新的影像表現方式。但按照Barry的經驗,沒有見過成功的作品。大家所看見成功的學生作品,是新穎的概念,但基本上還是落在原本的框架上。原因有二:

波蘭蘇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文出處 http://orzmovies.com/?p=15178 (彌勒熊電影網)

1980年代末期,台灣歷經劇烈的變動:解嚴、報禁與黨禁解除,造成社會運動蓬勃發展。但政治變革跟不上民間需求,加上國大代表一連串擴權謀利的行為,促使各地騷動四起。這股社會風氣逐漸蔓延至校園,年輕氣盛的學生自然也加入反政府的隊伍中。

在1990年3月,野百合學運為民主改革拉開另一段序幕。

「女朋友男朋友」描述在野白合學運下,歷經時代變遷與淬煉的愛情故事。一對雙胞胎姊妹在升旗典禮發起「我要穿短褲」運動,校方針對學生的「叛逆」舉動,請來了家長陳忠良(張孝全飾)到校說明。然而這次的到校說明,卻勾起了陳忠良的回憶。

當年的高中校園,教官嚴厲監督校刊內容與任何叛逆行為。校園如同社會的縮版,上位者打壓,下層勢必風起雲湧。陳忠良、王心仁(鳳小岳飾)與林美寶(桂綸鎂飾)在反抗校制的過程中建立了革命情誼,也發展了一段曖昧不清的三角關係。陳忠良和林美寶每天一起上學,放學後在夜市一起擺攤賺錢,私下偷賣「自由」、「民主」等字眼的禁閱雜誌。兩人過從甚密,但真相卻只是林美寶的一廂情願,讓癡情的王心仁終於等到了機會示愛。畢業後,三人也參與了野百合學運,經歷了另一段真正的政治抗爭,到了最後,抗爭的主題回到愛情,也讓人重新思考:要明白愛情的真諦,勢必得經歷一段忍受與犧牲。

波蘭蘇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文出處 http://orzmovies.com/?p=14756 (彌勒熊電影網)

夢想家實踐了夢想,來自於教育家的教育。教育家不只狹隘在教師,而是那些啟迪夢想家的人,不管是一個事業成功的偉人,用經歷來鼓勵他人,或是一個平凡人的某句話所帶來的循循善誘。

教育啟迪了夢想,實踐教育也如同追逐夢想,必須堅持到底、永不放棄。

馬修是一名懷才不遇的音樂家,並自嘲只能屈就於教職。他來到一間輔育院,面對一群頑固調皮的問題學生。校長專制橫行,看不起馬修;學生笑他禿又矮,時常捉弄這位新來的老師。儘管時常氣得惱羞成怒,他仍試著去了解每一位學生。然而,從校長的暴戾管教、動輒將犯錯學生關門禁閉的作風,讓馬修找到了原因。與校長的抗衡與妥協後,馬修實施新的教育方式,卻無意間發現了天生的音樂細胞,於是扮演了啟迪著的角色,組成合唱團,改變了孩子,也改變了他們的命運。

但是反面來說,也有如同鐵血校長一樣的教育家,以武力和強硬的處罰脫軌的行為。校長一口認定是品行最惡劣的蒙丹偷了錢,甚至以武力逼供,學生不招,就移送法辦。但是錢不是他偷的,校長卻回答:「反正他也做過很多壞事,坐牢也是應得的。」單純的校園中,正義無法獲得伸張,讓我們看到了小型現實社會的縮影。校長的作為,就如同數十年前的「江國慶」命案,因為軍方的草率行事而冤殺一命,十分類似。蠻橫專制的教育與無法分辨善惡的法律,又有什麼分別呢?

波蘭蘇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文出處 http://orzmovies.com/?p=13541 (彌勒熊電影網)

1974年的影片《唐人街》獲得多項提名,最後只獲得了最佳原創劇本。由羅勃唐恩所編寫的經典作品,被奉為編劇的圭臬,一直到今天。

一致的低調燈光打法,讓《唐人街》先在視覺上展現了陰鬱詭譎的氛圍。再者,編劇羅勃唐恩與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營造的戲劇張力,儘管在大白天的場景,角色的走位與對白,皆讓故事充滿懸疑感,隨著一件件真相浮出水面,所有的陰謀與爭鬥在夜間發生,悲傷與絕望在唐人街爆發,《唐人街》為黑色電影在彩色時代作了另類的探索。

劇本源自於20世紀初發生在美國洛杉磯的真實事件──強姦埃文斯溪谷。當時洛杉磯位於缺乏淡水的地區,屢受乾旱威脅,卻成了一些頭腦精明的政客與地方貴族的生財之道。首先,他們相中了一片乾旱土地,通過政客說服市民買下這片土地,並建造水壩將遠方的埃文斯溪谷的水引到這片土地,再將洛城擴建至此。為了讓市民通過為了建水壩而發行的債券,這群貴族居然在大旱之年串通水利局偷偷將大量淡水倒入大海,加劇城内缺水的困境。最後水壩蓋了,洛杉磯獲得水源,但埃文斯溪谷卻乾涸了。後人將此事稱為「強姦埃文斯溪谷」,譴責狼心狗肺的權貴對無知人民的掠奪。

波蘭蘇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文出處 http://orzmovies.com/?p=13301 (彌勒熊電影網)

假如現在,你深愛的人忽然去世,你會做些什麼?去找醫生盤問病情,然後上告法院?或是準備盛大的葬禮,讓他安心上路?還是遠走他鄉,藉此盡快忘掉心中的疼痛?很多情況是:你會責備自己,在生前沒有好好珍惜,因為一切來得太快,除了心痛,根本不知道可以為對方做什麼。

《當櫻花盛開》的主角魯迪(Elmar Wepper飾演)也面臨相同窘境。魯迪是一個生活態度一板一眼的上班族,與妻子杜莉(Hannelore Elsner飾)住在德國鄉村,某天,杜莉從醫生口中得知丈夫罹患絕症後,決定隱瞞病情,把握時間去完成兩人想做的事情。於是,杜莉說服魯迪一同去柏林探望子女,結果子女們卻無暇陪伴他們,他們只好來到波羅的海,沒想到第二天醒來,魯迪發現身旁的杜莉已經沒有氣息了。

大夢初醒的魯迪這才知道,妻子再也回不來了,更可悲的是,他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。

為什麼?

波蘭蘇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文出處 http://orzmovies.com/?p=13210 (彌勒熊電影網)

恐怖片主打聲光效果、視覺感官刺激,對於「驚嚇」的效果,以希區考克(Alfred Hitchcock)的《驚魂記psycho》為例,有的突如其來(偵探上樓調查,忽然出現一支持刀的手砍來)、有的慢慢呈現(浴室謀殺片段,殺手的黑影逐漸靠近),影調風格不同,訴求的表現方式也不同。

錄音與音效剪輯、混音的技術大幅增加,恐怖片呈現的聲光效果的確震撼了第一批觀眾。幾年後,劇情推陳出新,但同樣的老梗,沒了創意,再厲害的技術也讓人麻痺。

就我看恐怖片的經歷,歸納出一句話:任何妖魔鬼怪,永遠比不上驚悚的人性。

「人性本惡」在全片呈現的淋漓盡致,也是希區考克電影一再論述的概念。平心而論,做壞事總比做好事來得過癮。人往往為了在平凡的生活尋找刺激,偷竊、吸毒、外遇,抱著「偶爾越軌就好,反正沒人知道」的心態,這也常在新聞報導中,從犯錯的人口中聽到的話:「只是找個刺激!」。五位大學生前往度假,一行人駕車離去後,跟著鏡頭往上拉,歡愉的配樂漸弱,一個剽悍的人影站在屋頂。這類鏡頭令人毛骨悚然,卻是恐怖片出奇不意的老梗手法。但《詭屋》翻轉劇情公式,背後賦予的人性反思,更凸顯其獨特的味道。

波蘭蘇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1 23